zhōng qiū yè
中秋夜
táng dài:lǐ qiáo
唐代:李峤
yuán pò shàng hán kōng , jiē yán sì hǎi tóng 。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ān zhī qiān lǐ wài , bù yǒu yǔ jiān fēng ?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译文: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
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中秋夜中秋月(苏轼)拼音版注音:
mù yún shōu jìn yì qīng hán , yín hàn wú shēng zhuàn yù pán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cǐ shēng cǐ yè bù cháng hǎo , míng yuè míng nián hé chù kàn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苏轼)翻译: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表达了作者渴望家人团聚,思念家人的感情!
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
应该是阳关曲·中秋月
宋 ·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小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表达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