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杜牧诗歌鉴赏(杜牧诗《清明》)

杜牧这首《清明》诗以抒情为主调,因事而见情,层次分明,画面清新,易读易记。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起笔破题,交代时令与天气,以节令与环境来渲染凄冷的气氛。清明时节,细雨淅沥,春寒料峭,这既是自然背景的描述,又是全篇感情基调的铺垫,暗示了诗人凄冷的物理感受和复杂的心理情绪。

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紧承首句意脉,点明诗中主人公的“行人”身份和正在赶路的状态,“欲断魂”三字是此篇的“诗眼”和理解的关键,特别突出了极为沉痛悲伤的心境。

三、四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采用生动活泼的问答方式,透露以酒解愁的心理活动,而牧童的肢体动作语言,不仅将作者、读者的视线引向凄迷的远方,而且以在清明时节开放的“杏花”呼应了题目与开头的“清明”,既给人留下了意乱花迷的想象余地,又暗写了诗人忧伤情怀的沉痛执着与不可解脱。

这两句诗出自《清明》,意思是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纷纷形容多。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指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了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路上行人欲断魂 ”,则由写客观转向写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用的非常好,写出了细雨丝飘飘。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这两句诗表现了清明节路上行人的愁绪。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