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节是什么节日

重阳节

1、“每逢佳节倍思亲”里的佳节指的是我国农历的九月九日重阳节。

2、“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文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扩展资料:

其它描写重阳节的古诗:

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重阳节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重阳节期间,传统的节日民俗有敬老、登高、戴茱萸香囊、饮菊花酒等。据说现在人们每到九月九日便结伴去登高饮酒,妇人佩戴茱萸囊,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汝南的桓景跟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以代矣。'”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