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和端午节的简短故事(屈原和端午节的简短故事有哪些)

端午节传说有很多,但最流行的一个是“屈原投汨罗江”的传说,以及“让苍蝇不敢咬吃的粽子”的传说。

关于屈原投汨罗江的传说,大多数人认为,古代诗人、思想家屈原被贬为南国楚郡太守,因不满周王征召他参加狭义的朝堂华宴,投汨罗江而牺牲。追念屈原,汨罗江畔乃是端午节的最主要庆祝地点。

另外关于让苍蝇不敢咬吃的粽子故事,大多数讲述称大禹治水时把苍蝇都吓跑,但有一只入侵窝窝头,被大禹用竹叶包住窝窝头,以至于苍蝇吃不着而自行离去;所以许多人会造粽子“芦荟和麻花”,就是拿竹叶包馅料,以形象化驱赶苍蝇。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大夫和文学家,据说因为忠于楚国而被贬谪,最终在今天的湖南岳阳市洞庭湖畔投江自尽。

后来百姓们为了纪念他,都在端午节举行划龙舟、食粽子、挂艾叶等活动,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端午节。

另外,还有一种关于屈原的流传,是说他之所以自杀投江,是因为他得知了楚国被秦国所灭,心情悲痛无望,才做出了这个决定。无论传说中的哪一种说法,都表达了人们对于屈原的崇敬和缅怀。

屈原在楚国郢都被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有位渔夫准备饭团丢进江里,说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大夫身体。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想出用楠树叶包饭,发展成粽子。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风俗纪念屈原,端午节也由此而来。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