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豆萁的典故出在三国时期。曹丕称帝后,因为忌惮兄弟曹植的才华和影响力,想除掉曹植。有一天他找来曹植,对曹植说:“听说你才高八斗,我要求你在七步的时间内作一首诗,否则就杀了你。”
曹植很悲愤,真的在走了七步后作出了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很惭愧,从此再也不刁难曹植。
曹植。煮豆燃萁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魏武帝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植和曹丕是同母兄弟。曹植从小就才华出众,深受曹操的宠爱。曹操死后,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妒忌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
四面楚歌 项羽 初出茅庐 诸葛亮 入木三分 王羲之 煮豆燃萁 曹植曹丕 破釜沉舟 赵括 纸上谈兵 韩信 背水一战 韩信 指鹿为马 赵高 闻魏救赵 孙膑 草船借箭 诸葛亮 完璧归赵 蔺相如 卧薪尝胆 勾践 负荆请罪 廉颇 毛遂自荐 毛遂 闻鸡起舞 祖逖刘琨 三顾茅庐 刘备 望梅止渴 曹操 图穷匕见 荆轲
历史人物是曹植、曹丕。
这首诗写于黄初元年,也就是曹丕称帝为魏文帝的那年。由于曹植和曹丕曾有过争封太子的日子,曹丕心里忌惮,因此有意除掉曹植,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最后曹植在悲愤之中,七步成诗。
全诗为: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释义:
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