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是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文如下:“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泪尽胡尘里
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公元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心头枨触,成此二诗。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宋代〕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句诗出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创作背景: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这句诗的上一句是:遗民泪尽胡尘里。
这句话出自宋代大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心。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解释: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赏析:诗人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是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