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有《少年中国说》《故人谈读书》,下册有《杨氏之子》《自相矛盾》。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五年级上下册文言文有《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荆公改字
王 荆 公 绝 句 云|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钟 山 只隔 数 重 山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吴 中 士 人 家 藏 其 草| 初 云 |又 到 江 南 岸| 圈 去| 到| 字| 注 曰| 不 好| 改 为| 过| 字| 复 圈 去 而 改 为 |入| 旋 改 为 |满 |凡 如 是 十 许 字 |始 定 为 绿|
代悲白头翁/白头吟
[唐]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