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古今异义
教然后知 困 . (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虽 . 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不知其 旨 . 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男有分,女有 归 . (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还。)
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大 路。)
《礼记》二则 虽有佳肴 《礼记》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 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 《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二则课文翻译 《虽有佳肴》 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