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白的《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李邕在开元七年至九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史称李邕“颇自矜”(《旧唐书·李邕传》),为人自负好名,对年轻后进态度颇为矜持。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两句是引用了什么典故
引用了孔子“后生可畏”的典故.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宣父”指的是孔子,唐太宗贞观年间诏尊孔子为宣父.
出自孔子的典故——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青年人有更多的发展可能,令人期待,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罕》。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出自唐代李白的《上李邕》
意思是孔圣人都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少年人啊!
宣父的意思
⒈ 旧时对 孔子 的尊称。参见“宣尼”。
引《新唐书·礼乐志五》:“﹝ 贞观 ﹞十一年詔尊 孔子 为 宣父,作庙於 兗州。”
唐 白行简 《夫子鼓琴得其人》诗:“宣父 穷玄奥, 师襄 授素琴。”
这句话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
宣父,指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诏尊孔子为宣父”(《新唐书·礼乐志》)。《论语·子罕》中说:“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意思宣父都觉得后生有冲劲有能力
意思是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