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原文及翻译(长亭送别原文及翻译一一对应)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词是李叔同与好友许幻园挥泪而别时写的。后曾被选为《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等电影插曲。

译文;夕阳下,群山相连,碧草茵茵,一望无际。不远处,长亭、古道,晚风吹拂,杨柳依依(“柳”谐音“留”古代有很多折柳相送的诗句),送别的笛声哀婉幽怨。一对知心朋友分别在即,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双方都有无尽的感伤。他们端起酒杯,想借酒尽最后一点欢娱,彼此在记忆中留下那“夕阳在山”,“晚风拂柳”的难忘一幕,但一想到朋友离去,在今夜的睡梦中也会感到丝丝寒意。

长亭送别 原文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就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长亭送别》(王实甫)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译文】

是谁粉饰了湛蓝的天空,又无情的飘离?是谁装点了苍茫的大地,眼前却是带寒的秋菊?那西风,吹乱了思绪,任由南飞的大雁携去。林中霜叶也悄然沉醉,不是霜叶自醉,是染上了离人血泪。

【赏析】

这是王实甫《西厢记》里的名句。借秋日的萧瑟景调来写别情的凄苦——云天蓝碧,黄花落满地,西风紧紧吹,更有北雁纷纷往南飞。伊人即将远别,此情此景的凄苦枯索景象,不禁为之黯然垂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代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译文】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地吹,大雁从北往南飞。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是离别之人感伤的眼泪。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