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书原文(论语全书原文注音版)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论语里仁篇》中。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

孔子的这段话,阐明了人类领悟宇宙真理的重要性。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其它动物,在于人类能认识世界,能掌握自然规律,并能利用掌握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纵然朝闻夕死,亦会觉得心满意足,不虚此生。孔子的话是鼓励,也是安慰。大哉孔子!

孔子知道之易也,易易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