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汲汲于富贵(不汲汲于富贵翻译)

意思是不忧虑贫贱的生活,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戚戚:忧虑貌。汲汲:急于营求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不忧虑贫贱,不追求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戚戚”是忧愁的样子,“汲汲”是热中追求之意。人首先要谋生,但不能为活着而生活。所以不该得来的富贵,不能热中于追求;置身于贫贱之中,也大可不必为此忧愁不休。这两句可用于表现安于清贫的清高人格。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解释文章最后一段“赞”。“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 《文心雕龙》说:“赞者,明也,助也。”

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补足,即所谓“助”之义;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讲透,即所谓“明”之义。所以“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利用这一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意思是: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文章立意新奇,剪裁得当;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行文简洁,绝无虚词矜誉。

意思如下

不因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也)不急于追求富贵。

解析如下

戚戚就是忧惧、忧伤的样子;

汲汲就是形容急切的样子。

出自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这句话是对陶渊明自身的写照。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