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如下: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主要向我们展示了深挚的母爱。对于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场景。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刻画出母子间的骨肉之情。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诗最后两句是感情升华,直抒胸臆,表达对母爱作深情的讴歌。母爱如春天的阳光,普照儿女,儿女却无从报答,表达了游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之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一位母亲在为将要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短短几言,把母亲对儿子即将远离的不舍担忧牵挂刻画入微。
古诗《游子吟》翻译: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