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如下:《大雅》是《诗经》中的一篇,共分为三篇。其中,第一篇是《文王》,讲述了周文王的德行和功绩。以下是《大雅·文王》原文及赏析:
原文:
文王之什,大啟明祀。文王陟降,天子之途。文王孔德,惟天之垂。保有厥国,自天申命。文王陟降,穆穆文明。文王之德,上帝是皇。文王有声,遹遹周行。四方攸同,威服于京。文王既勤,有周之功。四方攸安,惟我是从。文王有德,昭昭文明。显于太庙,四方攸同。
赏析:
这篇诗是为周文王祭祀而作,描述了他的卓越德行和功绩。文章首先列举了文王的一系列荣誉称号,如“大启明祀”、“天子之途”等,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之情。接着,诗人又赞颂文王的孔德和保佑国家的功绩,并强调了这些都是天命所归。文王被称为“穆穆文明”,这里的“穆穆”是指庄严肃穆、高尚不凡的意思,强调了他的威严和仁德。文王的德行和声名,不仅遍布周边各国,还在周朝境内得到了广泛传颂。最后,诗人强调文王的功德显赫,不仅使周朝得以安定,也使得四方臣服于周朝的威力之下。整篇诗歌既颂扬了文王的功绩,也彰显了周朝的威仪和统治力。
您好,《大雅·文王》原文:
文王在上,于??在下。
周公、介之奏,笾豆有哀。
文王受之,方叔、带服、周公、介、献之。
王曰:“静乐女士,俾尔无恤!”
赏析:
《大雅·文王》是《诗经》中的一篇,描写了周文王在朝会上受到周公、介之奏,以及周公等人献上笾豆的情景。整篇诗歌朴素清新,以叙述为主,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但是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敬意和礼仪。
第一句“文王在上,于??在下”,表明文王的地位高于众臣,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人民和百姓,所以在下面的层级也有人代表他们出现。第二句“周公、介之奏,笾豆有哀”,描述了周公和介之奏的音乐表演,音乐表达了哀思,整个场面肃穆而庄重。第三句“文王受之,方叔、带服、周公、介、献之”,表明文王对周公、介之奏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且接受了方叔、带服、周公、介等人献上的礼品。最后一句“王曰:‘静乐女士,俾尔无恤!’”,表明文王希望女士们在静谧的氛围中享受音乐,同时祈求她们无忧无虑。
总之,《大雅·文王》是一篇典雅平实的诗歌,展现了古代周朝人民的儒雅风范和礼仪文化。
《大雅》是《诗经》的一部分,共分为三篇,分别是《文王》、《周南》和《召南》。其中,《文王》是一篇颂歌,主要歌颂周文王的功德和美德。下面是《文王》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
文王之什,大啊上天,周公之瑟,小啊下土。肃肃文王,在帝左右。执玉以为戒,俾蒙氏之效。既右矣哉!既右矣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歌,歌颂周文王的功德和美德。首句“大啊上天”是对文王的赞美,表达了他的伟大和崇高。第二句“周公之瑟,小啊下土”则是对周公的赞美,表达了他的谦虚和低调。接下来的几句歌颂文王的肃穆和威严,表达了他在帝王左右的地位和权威。最后两句“执玉以为戒,俾蒙氏之效。既右矣哉!既右矣哉!”则是对文王的赞美和祝福,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崇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文王的崇敬和敬仰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