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词鉴赏精选 1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描绘江碧鸟白、山青花红的美好春光,以乐景写哀,反衬思归不得的伤感。 2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描写微风吹拂的江岸细草和孤独停泊的月夜小舟,寓情于景,暗喻诗人渺小无助的境况,传达孤苦寂寞的情怀。 3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描写辽阔的平野、 …
知识文章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意浅述】 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勾,在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锁著梧桐,也锁住了寂寞。心中的思绪,想要减断,却怎样也减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相见欢作者:李煜无言 …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段文言文描述了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时,不小心将剑掉入江中。他立即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后,他从这个记号处跳入水中去找剑。然而,船已经移动了,而剑并没有移动,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这个故事用 …
请欣赏古诗 七夕诗 [唐]卢纶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在这个浪漫的七夕节,让我用文字为你编织一段美丽的故事。你是我生命中最闪耀 …
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古朗月行》诗句解释是:“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原文《古朗月行》 唐 ·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译文小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代·释志南《绝句》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宋代·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代·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 …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来教子。体会:《孟母三迁》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环境会影响人。确切的说是环境对小孩子的影响很大。孟母三迁,第一次在集市旁,小孟子就学商人和买家讨价还价。第二次在墓地旁,小孟子就和人玩祭奠的游戏。第三次在书院旁,小孟子就摇头晃脑 …
1、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2、每一抹秋色,每一缕秋意,惹人喜爱,留恋不知返。或许,这就是秋意的奇妙之处,这便是秋景的美妙秋雨绵绵,是一种诗意的景象,以下是一些形容秋雨绵绵的诗句:1.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 …
文中“孰”字有两个意思。1、解释为“谁”。例句:吾孰与徐公美。2、通假字,同“熟”。例句:孰视之:孰,同“熟”,仔细。之,代指城北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 …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 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翻译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八月十五夜,桂子芬芳飘。明月高悬天,照亮人间宵。桂叶如玉翠,花香满庭院。赏月赋诗意,抒发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