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习俗:赏月,祭月,玩月,吃月饼,烧斗香,走月亮,曳石,买兔儿爷,广州一带“树中秋”。其他习俗:1、中秋婚育俗信,如:偷瓜送子、照月得子、乞月为媒、偷菜求郎等。2、中秋敬老习俗3、中秋观潮、赏桂之俗4、中秋吃“兽头”,打响鞭之俗5、中秋吃螃蟹、枣、栗子端午有哪些传统习俗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 …
知识文章
嗟来之食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 一天,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 …
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就是相思一个人的情诗。原文: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1.相思冷眼看花梅花侧畔语盈腔,小种闲情到月窗。问蝶何能粘彩袖,托鱼无故对青釭。一从别后成孤旅,每叹人前影不双。欲藉相思疗隐疾,眉泉涌泪达三江。2.苏幕遮路远修欲登楼,难借力。帘外春风,帘里无 …
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原诗为《芙蓉楼送辛渐》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唐王昌龄被贬江宁县丞送好友回洛阳时写的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 …
1、【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2、【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南斋玩月】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4、【中秋月 …
己亥杂诗龚自珍 〔清代〕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 一作:人材)注释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īn),沉默,不说话。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降:降生, …
创作背景:这首词 ,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 ,因而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 …
杜甫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顾炎武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苏轼的诗“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陆游的诗“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有,是唐代诗坛较 …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