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中文名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出处
《滕王阁序》
作者
王勃
作者朝代
唐朝
句式
对偶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夕阳西下,晚霞和三两只孤独的鸟一起在天空飞翔,秋天的江水和长空融合成了一样的颜色
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的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中文名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出处
《滕王阁序》
作者
王勃
作者朝代
唐朝
句式
对偶
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出,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了滕王阁周边的美丽景致,大气磅礴,充满了诗情画意,美哉悠哉!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为庆祝滕王阁新修成,阎公于九月九日大会宾客,让其婿吴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
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关于《滕王阁序》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
其一为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
其二为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
你所说的王勃写下落霞,应该指王勃的《滕王阁序》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他在南下交趾探亲路径南昌时写下的,全文辞藻华丽,精神昂扬向上,句句经典这两句更是千古名句。我们读高中的时候要求全文背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