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词》

  唐·刘禹锡

  zì gǔ féng qiū bēi jì liáo,wǒ yán qiū rì shèng chūn zhāo。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qíng kōng yí hè pái yún shàng,biàn yǐn shī qíng dào bì xiāo。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表达了作者的豁达开朗的思想感情,在诗的前两句作者便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赞美了秋天的景色,表现出作者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刘禹锡的《秋风引》和《秋词二首(其一)》,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通过写秋风、大雁等景物,寄托了作者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后者则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秋风引》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全诗借景抒情,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秋词二首(其一)》,诗人开篇就以议论起笔,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乐观的情怀。

《秋风引》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秋风始至,鸿雁南来;后两句写风吹庭树,孤客先闻。此诗表面写秋风,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