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要杀陈同甫的原因(辛弃疾杀叛徒)

辛弃疾没有杀陈同甫,陈同甫和辛弃疾是好友。

陈同甫死后,好友辛弃疾作《祭陈同甫文》以纪念。

陈亮(1143年10月16日—1194年),原名陈汝能,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为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

陈亮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创立永康学派。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也感情激越,风格豪放,显示其政治抱负,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主要人物之一。著作有《龙川文集》《龙川词》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辛弃疾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作者】:辛弃疾

【全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