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渲染天山气候寒冷!农历五月天山还没春花开放,看到的是天山飘雪!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出自李白的塞下曲。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五月天山雪描写的是祁连山,不是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和嵩山)
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示如此卓绝的精神。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
描写的不是五岳。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出自李白的《塞下曲》,描绘了一幅塞外独有的五月飞雪、寒风凛冽的画面,异于南部五月花开的季节。 五月春暖花开,可李白在天山游览后,感慨写道:“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天山在我国的新疆。
塞下曲 (其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描写的是天山。和五岳没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