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先生祠堂记(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贬居睦州之时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将严光与光武帝并列,写光武帝以礼下之,礼贤下士,实际上写出了严光鄙视显贵,为人高洁的气节。

文章隐隐地批评了当时社会钻营官场、追求名利,贪污腐化的恶习;赞颂了严光不图名利,视官爵如泥土的高尚品德;也赞扬了光武帝能以礼待人的优良作风。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先源生之风”是赞美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先生之风”指严子陵先生不为求取功名利禄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和理想的品德情操和作风。

整句的意思是: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度还长。赞扬先生的高风亮节。

《严先生祠堂记》是由范仲淹所创作的,作者把严子陵与光武帝两两对照、相互映衬,在突出严子陵的同时,使“相尚以道”的主题得以深化。

《严先生祠堂记》

范仲淹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应该说,隐士生活也是范仲淹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因为他同样有着兼济天下的胸怀和志向,所以最终选择了做官、为百姓造福的生活方式。然而,每当他被贬,任地方官时,那种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又会令他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不去过多地自怨自艾。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