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这首诗意思:
意思是在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远行的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在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着指向杏花山村。

拓展资料: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
金圣叹死于顺治末年的“哭庙案”,临刑前按照案犯的意愿,刽子手从他的衣襟里摸出一张折叠着的纸片来。监斩官展纸视之,不禁愣在了那里。只见上面写道:
字付大儿看: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无遗憾矣!
时间凝固了,铁嘴铜牙、惯于一唱三叹的金圣叹,跪伏在六朝烟水气氤氲的南京街头,留下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叹。
有什么办法呢:玩笑着生,玩笑着死;生也玩笑,死也玩笑罢了。
金圣叹的作派,使人想起秦朝的李斯在“论腰斩于咸阳市”的那一刻,对同时被杀的儿子所表示的一点点遗憾:“吾欲与汝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同样的无厘头效果,李斯的玩笑里是带了不少满足和炫耀的。你看他“焚坑”期间埋过人,宰相位上整死人,争权夺利人吃人,临了反胃打嗝,人血和肉渣的味道还是氤氲可闻的。就算李斯不是什么好鸟,但他出将入相、风云一世,现如今横身一死,也是一溜轻烟奔“封神台”去了。相比之下,金圣叹是猢狲学坐堂、“庠生做癫狂”,玩起来带了三分悲情,出“秀”时还吊着一张苦瓜脸,旁人看着就不怎么开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