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君直到夜郎西(随君直到夜郎西随风直到夜郎西)

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杜甫的诗作充满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与描绘,其中有一首《送友人》中的诗句“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他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不离不弃的承诺。夜郎是古代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蛮族部落,代表了最遥远、最陌生的地方。杜甫随友人直至夜郎西,不仅表示了他的决心与恒心,更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承诺的坚守。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杜甫坚定的情感、对友人的信任以及亲近中的远行,体现了他超越时空的情愫与情谊的永恒。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李白爱月,爱得如痴如醉,月成了他的一颗心也如同他一生在追求的希望。从太白儿时不识月,道是一张白玉盘,到“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他“疑是地上霜”。而后又发现“举手可近月”。他感叹“屈平词赋悬日月”,他又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经常是愁闷的,这从他“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和“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可知道。但他却能与月“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那是因为“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如此爱月,以至于他的去逝也被人说是入湖追月去了

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

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原文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一作:随君)

译文如下: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亮走.我也走.我心伴着月亮游.更深露重身寒冷.还站树下望星空.直等月亮西山下.我才回我茅草屋。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