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内容“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这是一首边塞诗,是《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一首。歌咏边塞景物,描写将军发号时的壮观场面。
前两句刻划出将军威猛而又矫健的形象。
后两句写将军岿然独立,只将指挥令旗轻轻一扬,那肃立在他面前的千营军士,就齐声发出呼喊,显示出了豪壮的军威。在五言绝句中,像这首诗这样描写场面如此壮阔,声势如此浩大的作品,并不多见。
塞下曲其一》意思:
将军配戴着用鹫鸟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屹立着宣布新的命令,千营的将士一齐回应。
本诗描写了勇猛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大致意思是: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塞下曲·其一》
作者: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韵译】: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