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古诗咏柳的诗意(小学二年级课文古诗咏柳)

一、村居

1、原文:

村居     清 ·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译文:

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二、咏柳

原文:

 咏柳    唐 ·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一问一答,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总体来说,柳树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原诗如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白话释义:春柳如同碧玉妆扮分外娇娆,垂下的万千枝条好象绿色的丝绦。是谁把这柳叶裁得如此精致,原来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巧的剪刀。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