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写春天景色的美好。下片由景到人,主人公是“东邻女伴”。这两个“女伴”在采桑路上相逢,并笑着相迎。作者用“巧”字形容她们笑的情态,也写出她们内心的喜悦。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美好的词。
这首词运用典型化的手法表现主题思想。上片写景是在诸多的自然景物中,选取能够表现暮春景色的典型性的景物进行摹写,而在摹写之中,选用能够表现这些景物的特点而又有春天特有的活跃生机的动词、数量词,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下片写人,则以两个采桑女作为典型形象,用“巧笑”和“笑从双脸生”,从外貌描绘她们的喜悦,通过这典型形象表现人的美。自然景色的美和社会人的美的结合,构成了美好春天的意境。
碧苔”、“黄鹂”、“飞絮”,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一轴初夏风光小幅,特别惹人喜爱。“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少女们相逢的时候,兴高采烈,欢欢喜喜的,随着,一块儿玩着那斗草的游戏。词中主人公胜利了。这位天真的少女充满着青春的欢乐。她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个好梦,认为那原来是“斗草赢”的兆头,脸上又飞起了笑容。词中没有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只用一笔点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位少女不仅聪明,富于想象,而且心灵是那样纯洁无瑕。破阵子·春景朝代:宋代作者:晏殊原文: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