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王羲之行书作品)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用行书写的。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和起源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统称为行楷和行草。

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当然是行书了!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属于啊

《兰亭序》长卷,长7.2米,宽50cm,晋代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所撰所书,也称《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长卷是中国书画装裱体式之一,也称“横卷”“手卷”。将字画装裱成长轴一卷,成为长卷。长卷画面连续不断,多是横看的,可以边展边看,既方便简单,又能很好的保护书画作品。以下就是一部分书法史上的精品长卷作品。

兰亭集序的特点是章法之美,整体看这幅书法,一共三百多字,涂涂抹抹数处,但是毫不影响整体美感,却带来一种自然之感。在结字上不求方整,有的字倾斜很大,但是和前后的字形成呼应关系,带来了整体的稳重,所以说有着字在倾斜飘逸之中寻求一种沉稳之风。

整幅书法只有三百多字,但是字与字之间没有相连的笔画,却能使整幅书法有一气呵成之感,也是此帖的特点之一。在行与行之间,纵有行,横无列,强调了书写的自由性,打破了传统书法的严谨工整之气,带来几分灵动之感。

既然是王羲之的代表之作,就不得不说一下此帖的笔法奥秘了。首先在起笔上,通过单字可以看出,很多字都是以尖锋入纸,这是王羲之在笔法上表现的最为显著的特征。从下面这个永字可以看出,在点画上一尖锋入纸,然后在下一笔入笔的时候仍然可以看出尖锋笔法的运用。

这样的用笔方法有利于顺势带出下一笔,让笔画顺势而下,有着一气呵成的连贯之感。在笔画的相互揖让上,王羲之用笔独到,比如下面这个和字,左侧的笔画比较舒展,到了右侧有所收敛,虽然不是工整的结字,但是笔画之间结合的不但严谨又有飘逸之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