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式(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式归纳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特殊句式包括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省略句:例如“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中省略了介词“于”,以及“(烛之武)辞曰”、“(烛之武)许之”、“敢以(之)烦执事”、“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等,这些句子都省略了必要的主语或介词,以简化表达12。


判断句:如“是寡人之过也”通过语气词“也”来表达判断23。


状语后置:例如“佚之狐言于郑伯”中,介宾结构“于郑伯”作为“言”的状语被后置34。


宾语前置:如“何厌之有”中,通过“之”将宾语前置,强调宾语的重要性34。


这些特殊句式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也体现了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夫晋,何厌之有】

夫……何……:夫,那,发语词;何,什么。后一部分对前一部分作解释、陈述或评论。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让秦军退了。是陈述句式。

1、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5)、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2、被动句:没有。

3、固定句

(1)、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

(2)、夫晋,何厌之有?(….怎么….) 宾前

4、省略句

(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5、判断句

(1)、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2)、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