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全文及译文(山海经全文译文加翻译加字词翻译)

原文:

俗说开天辟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

译文:

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鸟山北一百二十里处,是上申山。上申山上满山都是凸出来的大石块,没有任何草木生长,山下长满了榛树和楛树。

山间飞禽走兽众多,走兽都是白鹿,飞禽多为扈,白鹿是一种瑞兽,据说普通的鹿生长千年毛皮就会变成苍色,再长五百年其毛皮才能变白,足见白鹿之珍贵,扈的样子和普通的野鸡一样,但脖子上长着髯毛。

扈最神奇的地方就是飞翔不用翅膀,而是用脖子上的髯毛。传说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眨眼晴。汤水从山中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巜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非常有名的神话故事。历史上注释译文很多,特别是清朝时期注释的人很多,但是,还是袁珂先生在研究和发掘中作出的注释最好。《山海经校注》是最全面的注释,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于1984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一等奖。是研究中国上古社会图腾的珍贵史料,是探讨古代神话故事传奇的必读书籍。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山海经:精版》我感觉比较合理,正文一章分为两页,左页最上方写的是这一章的地点,往下是一个表格,格式为地点/矿物/植物/动物,再往下是山海经原文,其中的个别生僻字,异音字会有标注,并且每一段中的名词都会有详细的注释,再再往下是山海经的翻译和其中的注释,感觉内容非常的丰富。

新近再版的袁珂先生的山海经校注(最终修订版)是享有盛名的一个本子,其早先的两个本子上海古籍出版社的 山海经校注 和巴蜀书社的 山海经校注(增补修订本) 都早已绝版,价格都吵到很高的。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