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古诗的意思翻译简单(从军行的古诗和意思)

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1.出自:王昌龄《从军行》2.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3.赏析:4.作者简介:5.历史评价:唐·岑参: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远。唐·殷璠:“风骨”的代表。王维、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唐·司空图:国初,上好文章,雅风特盛,沈宋始兴之后,杰出江宁,宏思于李杜。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 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从军行诗意如下: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古诗原文: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

首句就气度不凡:“青海长云暗雪山”,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有异曲同工之妙。 青海,青海湖,一个碧水连天的湖泊;在作者的笔下,青海湖上空那黑压压的绵长的阴云,使雪山都昏暗了!雪山,在唐代的疆域里,很多时候独独指的是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越过雪山,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而这座“孤城”有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孤城再往西,就是军事要塞——玉门关。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这两句描绘了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意境辽阔,渲染了荒凉萧瑟的氛围。戍边生活有孤寂、艰苦之感,第二句写到,将士们情不自禁地抬头“遥望”玉门关,也可以理解为将士们遥望那出入边地的必由之路,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诗中先写景物,暗喻战争的残酷频繁和将士的爱国爱乡,以烘托下文。接着以直言抒情写出了将士英勇无畏,百战不疲,誓灭敌人的爱国豪壮情怀,把全诗推向高潮,唱出了爱国主义的战歌,给人们以鼓舞和力量。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