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本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峥嵘、险峻、突兀、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并从中透露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关切。
据载,李白从蜀道到长安,与前辈诗人贺知章相遇,以《蜀道难》示之。贺知章读罢“称叹数四”,认为此诗非凡人所作,称李白为“谪仙”。
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指的是今四川广元市境内剑门一带的栈道。并不是指一座山。
但是李白写《蜀道难》是因朋友离开长安去往蜀地,借蜀道之难行,抒发自己心中由于仕途坎坷、人生艰难而致的郁闷之情。
全诗诗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文中出现三次。
分别是:一唱三叹.这句话像乐曲的主旋律,激荡着读者的心田.
第一次出现:领起全文,叹山高,为全文奠定了“雄放”的情感基调.
第二次出现:叹蜀道的险,再次强调了蜀道难,把全诗推到了高潮.
第三次出现:叹战祸之烈,与开头和题目互相呼应.
引用传说的作用是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更突出了蜀道的艰难.这个传说用在这里真是恰倒好处!
蜀道难指的是从陕西、甘肃等地进入四川的道路,尤其是指位于广元市境内的剑门古蜀道及剑门关栈道。
剑门古蜀道,以剑阁古城为中心,向北至朝天区朝天镇朝天峡(又名明月峡),南至绵阳市梓潼县演武镇,全程二百余公里。始于西周,使用至清末,延至民国二十五年(1935年),民间尚使用至今。蜀道,它是古代陕西长安通往四川成都的陆上交通要道。
古称陕西为秦,四川为蜀,历史文献将此道称为“秦蜀古道”,简称“蜀道”。剑门古蜀道,是蜀道之南剑门关一带的古道,因穿越天险剑门,故名“剑门古蜀道”
蜀道难指的是今四川广元市境内剑门一带的栈道。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
《蜀道难》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全诗二百九十四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深受学者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