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古诗二首其二(悯农古诗二首其二配图)

解释: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代表作。第二首诗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春天种一颗种籽,到秋天就收获了大量的粮食,在四海内没有一处闲地,到处都种了粮食,可是农民还是被饿死了。言外之意,粮食全被统治者剥削去了。

悯农二首

李绅 〔唐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古诗《悯农》其一其二分别如下: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附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附翻译】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

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

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

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

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