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一到其六(从军行其一其六其三)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烽火城西百尺楼","烽火"是古代边防上用来报警的一种信号。句意为:在烽火台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这一句描写边地景物,将烽火高台与戍楼直接推入读者视野,读来顿生苍凉、荒寂之感。

"黄昏独坐海风秋"。此句为黄昏时分,一个人独坐在戍楼上任凭海面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黄昏"、"独坐"、"海风",此时即使不用"愁"字,"愁"境也早已暗生。这位征人在愁什么呢?

"更吹羌笛关山月",此句为: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笛声里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凄婉哀愁,如泣如诉。

"无那金闺万里愁"。"无那",即无奈;"金闺",指边地戍卒的妻子。句意为:无奈这幽怨的笛声更增添了这位戍边战士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其实万里之外的妻子此时也一样牵挂远在天涯为丈夫。

这首诗境深情、幽婉苍茫。结句蓄势骤发,引岀万里之外地思念,余韵悠长,把普通戍卒的感情写得十分真切。

答: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

从军行二首·其一

王昌龄 〔唐代〕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这首诗描写了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在漠北以武钢车合围单于,从此漠南无王庭的一战。


  结合史记的一段记载:“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卫将军骠骑列传》 )

原文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诗意: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从军行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