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千尺浪下一句(过江千尺浪后面是)

作者:李峤

出自唐代李峤的《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如果把诗题盖住,这首诗就是一则谜语,这是此诗的一大妙处。风是无形的,风又是实在的,我们看不到风,却能感受到风。秋风能扫尽落叶,春风能催开鲜花,风能激起千层浪,风能吹得万竹斜。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风”在作者笔下,变得形象生动,读后仿佛满纸是 飒飒的风声,似乎手可以捧、鼻可以闻、耳可以听。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的意思是风刮过江面能造成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棵翠竹歪歪斜斜。

【作品原文】

唐·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者介绍】

李峤,字巨山,唐代诗人,是隋内史侍郎李元操的曾孙,少有才志,二十岁即举进士。文学造诣很深,当时诗歌受到人们的赞誉,前与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相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和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合称为“文章四友”,后来被誉为“文章宿老”。

他也是从武则天到唐中宗时期著名的御用文人,李峤对唐代韵律诗歌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他的诗歌大多是咏风咏物的作品。他的诗歌新雅,但内容相对贫乏。有五十卷藏品丢失了。明朝辑有《李峤集》和《全唐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写的是风,风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这句话出自于《风》,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主万竿斜。

这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风》。是人用非常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风时的四种景象,前两句使静,后两句是动。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天的树叶落下时,不一定有风,只要春天来临,哪怕风还没有变暖,花开了。江水要荡起波纹,竹林要弯腰,发出声音,一定有风吹过。

描写的是风,这句话的原意就是:风在过江的时候,可以卷起千尺浪,风进入竹林的话,也可以将竹竿吹斜,这句话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这是描述自然风的名言名句。

这是写风,风吹得江上起波浪,吹得竹竿倾斜。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