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没有写过苏幕遮,苏幕遮是个词牌名。
苏幕遮,词牌名,又名“古调歌”“云雾敛”“鬓云松”“鬓云松令”等。原唐玄宗时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幕,一作“莫”或“摩”。这个曲调源于龟兹乐,本为唐高昌国(高昌故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东)民间于盛暑以水交泼乞寒之歌舞戏。
以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无变体。
代表作品有梅尧臣《苏幕遮·草》等。
往年江海别元卿,家近山阳古郡城。
莲浦香中离席散,柳堤风里钓船横。
星霜荏苒无音信,烟水微茫变姓名。
菰黍正肥鱼正美,五侯门下负平生。作者温庭筠,唐代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但孤傲不羁,长期被压抑,郁郁不得志。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为“花间派”重要词人。
关于苏幕遮古诗有:
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出自宋代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
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
【梅尧臣】 苏幕遮 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庚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诗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皇佑三年(1051)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早年诗作受西体影响,后诗风转变,提出与西派针锋相对的主张。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摒弃浮艳空洞的诗风。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要求诗写景形象,意于言外。他的《田家四时》、《田家语》、《汝坟贫女》、《襄城对雪》、《鲁山山行》、《晚泊观鸡斗》、《东溪》、《梦后寄欧阳永叔》等诗都体现了这种造语平淡而意在言外的作诗主张。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苏梅”。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著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