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原是一个无名的巨人,因和天帝争神座,被天帝砍掉了脑袋,所以才叫刑天.“刑天”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天者,颠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誓戮天帝以复仇.干,盾牌(风神盾);戚,大斧.刑天被砍掉脑袋之后,两乳当作眼,肚脐当作口,一只手拿着盾牌,一只手举起大斧,向着天空乱劈乱舞,继续和眼前看不见的敌人拼死搏斗起来.刑天,就是象征着一种精神:永不妥协!晋朝的大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写诗赞颂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类,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赞扬刑天虽然失败,仍然战斗不已的精神.我们要向他们学习那种执卓的,为了达到目标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之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原文:《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译文:南方第一山系叫鹊山山系,他的最高峰叫招摇山,鹊山耸立在西海之上。
原文:多桂多金玉。译文:(招摇山上)多桂树,多矿产。
原文: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花,其名曰祝馀(同余,yú),食之不饥。译文:(招摇山)上有一种草,它长得像韭菜却开青色的花,它的名字叫祝余,吃了不会感到饥饿。
原文: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曰迷榖(gǔ),佩之不迷。译文:(招摇之山)有一种木头,它长得像黑色的毂,光芒四照,它的名字叫迷毂,佩戴它就不会迷路。
原文:有兽焉,其状如禺(yù)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同狒狒),食之善走。译文:(招摇山)上有一种猴子,可以爬行亦可直立行走,它叫狌狌,吃他(的肉)可以健步如飞。
原文: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译文:丽麂之水在(招摇山)发源,向西流入海中,其中有育沛,佩带育沛就不会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