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七年级上册的古诗必背篇目,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内容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五溪一带,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里山深水急,交通十分困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

诗人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去龙标是写下这首诗作为好友的寄托慰藉。

王昌龄是唐代诗人,左迁即贬官,降职。龙标为古地名,唐朝置县,属巫洲,治所在今湖南怀化黔阳县。诗题意思是诗人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去龙标是写下这首诗作为好友的寄托慰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题目的意思就是: 听说自己的朋友王昌龄被贬官,发配到遥远的龙标,就写下这首诗寄到遥远的龙标,来记下这些朋友的感情。

         题目意思是:李白知道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写下这首诗作为好友的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左迁”即贬官。

       全诗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该诗原文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