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xi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译文]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寒食节景象的诗.诗歌首先描写春天时长安城的景象:暮春临近,全城处处花絮纷飞,表现出浓厚的春天气息.然后再从这无限风光中摄取一道风景来进行具体描写:寒食节里,东风吹过,皇家花园的柳枝随风飘拂.接着又将笔墨集中到王宫中的一个特殊景观:夜幕降临,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递蜡烛.诗篇从白天到夜晚,但重点在夜晚.
前一句话的意思是,都城长安,到处都是,柳絮飞舞,落红无数
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冰冷的秋露悄无声息滴湿了枝头上的桂花
春天的世界到处都是花,霜来了,冻伤了花
春天到了,城里到处都是花瓣,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意思是指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冷的露水无声的打湿桂花。
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