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正气歌》(文天祥正气歌译文及解读)

严将军头,应指东汉严颜:

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三国志 蜀书 张飞传》

引用严颜不惧斫头。


嵇侍中血,指西晋嵇绍:

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晋书 嵇绍传》

引用嵇绍护主,血溅帝衣。


二人都是尽忠之臣。


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民族英雄、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是他战斗生活的记录,爱国精神的自然流露。”尤其是那首千古传诵的五言长诗《正气歌》,更是大气磅礴,壮怀激越,气壮山河,感人至深,表现了他忠贞不屈的民族志节。  作者写这首诗时,已是被俘拘囚于元朝大都燕京监狱二年了。元朝统治者为了要在精神上摧折他的斗志,将他囚于兵马司的一间十分幽暗而逼仄的土牢中。时值夏日,袭人的水气、翻腾的土气、暴热的日气、炎虐的火气、腐败的米气、腥臊的人气,以及恶浊的秽气等诸气混然,灾疫侵人。在这样恶劣、污浊的环境里,很少有人不染疾病,不被恶气毒害。而文天祥却以孱弱的身体忍受着,既要拒侵之气于体外,又要面对元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凛然不屈,坚持自己的爱国信念,以浩然正气战胜诸多邪气,用豪迈的气概、充沛的情感写下了不朽的《正气歌》。本文即从这首诗来论述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的形成、表现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