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诗人胡仲弓的《卧听》。
卧听芭蕉捲雨声,熟梅天气半阴晴。几年不作云山梦,特地来寻泉石盟。
竹杖芒鞋方得意,桃坐葵扇又关情。清和时节如寒食,昨日街头人卖饧。
绵绵的细雨在黑夜里飘着,看不清却听的真真切切,那沙沙作响的声音-遍又一遍地回荡在夜里,是寂寞还是空虚,绵绵蔓蔓绵绵泊泊地朝无数未眠的人压来,勾起多少人的相思。
全诗如下: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雨打芭蕉闲听雨,
雨声淅沥,不停敲打着心扉。
听不惯,于是披衣起床。
长相思,长相思,无边细雨密如织,犹记当初别离时,泪满衣襟绢帕湿。人生聚散如浮萍,音讯飘渺两无情。独坐窗前听风雨,雨打芭蕉声声泣。遥请惊鸿问故人,他乡独闯可安否?莫忘远方思友人。
这首诗应该是现代人写的。
雨打芭蕉落满窗,出自宋末词人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空街滴落到天明,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街字疑似作者笔误。
唐诗宋词尤梦里,字面理解即可。
月挂屋檐晓声笛,出处不明。一推测为宋代诗人高观国《声声慢·壶天不夜》: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一推测为明代诗人孙承宗《殚忠楼》:目穷江树家千里,笛倚风檐月一钩。
如有问题,可随时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