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解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全诗内容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


  诗的首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颔联描写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颈联写山光物态,写小鸟欢飞,写潭影空明,无一不在形象地暗示禅味佛理感化人心。尾联以声衬静,营造了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作者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1、《题破山寺后禅院》描写了诗人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的景象。

  

2、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3、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   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4、简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曾入选《唐诗三百首》。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