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方法。课文节选自前一部分。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 本片的中心论点就是:学不可以已,启示:学习平时注重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做到这些,即使你不是个有天赋的人也会学的出彩。
意为做事情不一点一点积累,就永远无法达成目的。
出自荀子《劝学篇》
跬(kuǐ):半步,古时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跬, 举足两次为步, 故半步叫“跬”。
全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意义
全句的意思是:没有一步半步的累计,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比喻积累的作用,可以充实、丰富、完善自己。可用来论说学习工作贵在不断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意思是说: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路的,没有小河的集聚,就不会有大海。
格物致知,要善于利用各种环境条件,使自己的见识、能力增长。
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
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