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原文及翻译(《鹧鸪天》原文及翻译陆游)

鹧鸪天·桂花原文: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 红 一作:轻)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 通:栏)


鹧鸪天·桂花翻译

翻译 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鹧鸪天》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桃李漫山过眼空。

也宜恼损杜陵翁。

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

寻驿使,寄芳容。

垅头休放马蹄松。

吾家篱落黄昏后,剩有西湖处士风。

译文如下:

桃李漫山经过眼空。

也应该烦恼减少杜陵老头。

如果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

不久使者,寄芳容。

垅头休息放马蹄松。

我家篱笆黄昏后,只剩下西湖处士风。

鹧鸪天·木落山高一夜霜

[宋] 辛弃疾

木落山高一夜霜。北风驱雁又离行。无言每觉情怀好,不饮能令兴味长。

频聚散,试思量。为谁春草梦池塘。中年长作东山恨,莫遣离歌苦断肠。


【注释】

  ①此闲居带湖之作。  词思族弟祐之。“驱雁离行”,情景两到。“无言”联忆弟兄昔日相聚之乐,隽永脱俗,非常人所能领略。“中年”句语意双关,既切伤别题旨,复隐寓东山壮志未酬之恨。

  ②驱雁又离行:喻弟兄又离别。

  ③“无言”两句:忆昔日相聚之乐:无言不饮,反觉情怀更好,兴味更长。

起句“木落山高一夜霜”写的是典型的秋景,意境十分疏朗开阔。“木落”,即树叶凋落,与之相关的表达如“木叶”、“落木”等,经过中国历代诗人的加工与运用已成为常见的意象,其所带有的暗示性与联想性都十分丰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