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中晚泊犊头古诗(淮中晚泊犊头古诗怎么读)

出自宋代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译文:

 春天的阴云笼罩着广阔的原野,淮河两岸的绿色野草生长茂盛,

不时在幽暗僻静的地方看见一株株开满野花的树木鲜艳夺目。

天色渐渐 暗下来,我把小船停泊在古庙下,

夜晚淮河上风雨交加,眼看着潮水渐 渐涨起来。


1、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的描写,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2、原文

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3、译文

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4、简析

《淮中晚泊犊头》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二句在春天沉沉的暗绿的背景上,突出描绘了耀眼而幽独的花树,富有象征意义,后二句在泊舟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的即景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对官场风雨不定、阴晴难测的状况,镇定自若、处之夷然的心态,而在平和心境的暗示中,又显露了内心深处的愤激不平。全诗色彩明暗、景物动静对照强烈,抒情气氛极其浓郁,感情借景物言之,尤觉含蕴悠远。

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时有幽花一树明”,因为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作者的心田。

出自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原文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时有幽花一树明。幽花是孤寂的花的意思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