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出自《沁园春长沙》
《看万山红遍》是一首经典民歌,作词王建民,作曲丁洪。歌曲描述了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变幻多样的自然景色,表达出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仰。歌曲节奏欢快,旋律清新自然,让人仿佛置身于田野和山川之间,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与壮丽。《看万山红遍》传唱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成为了中国民间音乐的珍贵遗产和国宝级作品。
叫做《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一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表达了作者蔑视反动统治者,励志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全文: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句,诗人不着眼于一草一木,而是选择有大气象的“山”“林”两个意象.“山”着一数词“万”,写出了群山起伏、远近高 低错叠的景象;着“红”色,又加程度副词“遍”字,描摹出了一个群山赤红似火,蒸腾热烈的意境.万木为林,以“层”限制,写出了树木随山势起伏而远近上下 的形态;“染”字写出了霜叶经霜变红的均匀鲜艳,副词“尽”字,表示了远远近近、里里外外的普遍程度.山林一体,境界阔大,让人游目骋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