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青天的解释是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这句诗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 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意思是:举着酒杯向青天发问,举着酒杯邂请月亮来喝酒。
“举杯邀明月”作者是李白,出自《月下独酌》。“把酒问青天”作者是苏轼,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月下独酌·其一》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阙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答:
1.举杯望明月,把酒问青天的意思是我只能斟满酒举起杯,遥问天上。
2.这句词出自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意思就是指拿着酒杯举向月亮问苍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