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晓》作者:孟浩然(唐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白话译文: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2、《鹿柴》作者:王维(唐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白话译文: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3、《 …
最新内容
1、简述:唐代诗人杜甫写的《绝句》里面的。2、原诗: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3、译文: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出处]绝句二首(杜甫)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
1、宋·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2、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望月怀古》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3、唐·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4、唐 …
《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杜甫对开元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国家衰微、百姓流离失所的深切忧伤。诗中前两句回忆了与李龟年的往日相遇,透露出对那个时代的眷恋之情。而后两句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事的凋零和艺人的流离失所,抒发了诗人对时世变迁和个人命运凄凉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内涵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及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表达 …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碣石山。古代名人曹操留下诗篇《观沧海》的地方,具体在哪里,学术界原有三种观点,一是河北昌黎,二是山东无棣,三是辽宁兴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秦皇岛孟姜女庙附近的孟姜女坟出土一批文物,证明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就是当年曹操所登临的碣石山。公元207年,即东汉建安十二年,曹操领兵东征乌恒凯旋,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 …
五代十国是公元907年—960年,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而在唐末、五代及北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统称十国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 …
莫道不销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意思是西风乍起,卷帘而入.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之妙,在于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以人比花,并不始自李清照,但由于李清照词中的黄花 …
美好的中秋节1、期待以久的中秋节终于来临了,今年加上国庆节假期,总共有五天连假,令我开心极了,中秋节得活动多半是烤肉、赏月,我们家也不例外,很多地方还举办中秋晚会,唱歌跳舞,热闹极了。2、中秋节晚上,我们到朋友家烤肉,沿路就闻道浓浓的烤肉味,许多家庭都在团聚烤肉,爸爸得朋友准备了香肠、鱼丸、秋刀鱼、牛肉、玉米、猪肉等等许多的食材,令我口水直流。3、一直较爸爸 …
三军可夺帅也:三军的意思就军队的通称,夺就是改变的意思。这句话说:军队你要给他换一个领头的,是可以的。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指男子汉。志,志气。夺,改变。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子汉的志气,却是不可改变的。孔子在此强调了骨气和气节对人的重要性。整句译文:孔子说: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出自:先秦孔子的《论语十二章》三军可夺帅也 …
语出《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大概它第一好在音乐,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它第二好在意思。《关雎》不是实写,而是虚拟。戴君恩说:"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却翻出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