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虽好近黄昏。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春情》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尊。夕阳虽好近黄昏。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译文桃李溪边停着一辆画轮车。鹧鸪发出“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时,就是倒酒于杯中与情人约会之际。晚照虽然美丽,但它已临近黄昏的时候。体发香味留在衣裳上,信物套在手臂上。我俩好比那明沏的溪水浸着芳香的草儿,皎洁的月儿伴着那雪 …
知识文章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望岳》等等,《望岳》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 …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2、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3、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4、一个真正想成功的人是勤奋与努力的,而不是躺在床上说大话。5、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6、要想遇见伯乐,还不如使自己变成千里马。7、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8、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9、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付出与获得是成正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意思是: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全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诗意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 …
24节气的古诗有1、 立春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2、 雨水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雨水3、 惊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4、 春分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有关传统节气的古诗如:立春文/宋·武衍蓼滴辛 …
清明节作文题目1、忧愁清明雨2、清明节的思念3、清明节感想4、清明节所见所想5、今又清明6、清明祭扫可“清明”7、话说清明节8、清明追思9、清明的图画10、清明祭祖11、清明——忆儿时12、过清明13、清明节,陵园扫墓14、清明节祭奠烈士15、清明节——缅怀革命烈士16、清明新感17、悲伤的为爷爷扫墓18、感悟清明19、今年清明节的怀念20、清明·怀念21、 …
《守岁》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2、《元旦》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拜年》 明·文征明 不 …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1. 张养浩字希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2. 张养浩是一个人的名字,字希孟是他的字,字是 …
一,酒话桑麻。《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说的是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请我去他自己的田舍做客。树木环绕着整个村庄一座青山在城墙外直接可以看见。斜着打开窗户,面对打谷场菜园,我们边饮酒,边谈话。到九月初九重阳节,你我再边在此饮酒边赏着这里风景。?二,诗意是?,1,对田园生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