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4、《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
知识文章
《七律·长征》一诗提到了长征中的事件有:翻越五岭、翻越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岷山。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 …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 …
一是《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二是《题西林壁》,三是《江城子.密州出猎》,四是《惠崇春江晚景》,五是《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六是《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七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九是《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十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 …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台",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 …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代原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⑴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⑵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⑶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花月痕》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不为别离肠已断,泪痕也满旧衫青。《雁邱词》问世间情是何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是: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sài wēng shī mǎ , yān zhī fēi fú】【释义】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 …
1、《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释义:烛影深深映上云母屏风,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面对碧海蓝天,日夜思念人间。2、《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释义: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 …
